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印象宜昌 > 赏月mo秋三

赏月mo秋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赏月mo秋三

    关于月饼的起源,相传始于元末的农民起义。因为当时官兵搜查防范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困难,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内,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到时一起行动;还有一说法,说是武昌起义前夕,革。命党人在售卖的月饼中藏入一方小纸,上书”八月十五杀鞑子”,百。姓见之,遂于中秋之夜揭竿而起。

    可这都不是事实。因为北宋虽有了”中秋节”的名称,但类似当今的”月饼”似未形成。从史籍里看,当时中秋节重在尝新,如品尝石榴、红枣、栗子、柑橘、葡萄等时新水果,还没有将月饼作为重要的节令食品。苏东坡所品尝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指的是一种加糖和油酥的小圆饼。直到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卷六”蒸作从食”中才正式出现”月饼”二字,南宋临安(杭州)一带出现的”七se烧饼”,那种用果仁、饴糖、油酥烧烤成的圆饼,应该视作现代月饼的雏形。

    时至今ri,月饼的生产越来越形成地域风格,在内馅、形制及加工方法上都有自己各自的特se:京式月饼酥皮冰。糖馅,广式月饼以糖浆面皮为主,有咸甜两味,馅有rou类与莲蓉、豆沙等;而苏式月饼虽也是酥皮的,饼馅常用桃仁、瓜子、松子,配以桂花、玫瑰花等天然香料。传统的月饼讲究糖多油重,而现在则要么流行低糖或者少糖的,要么是以果类为馅的,要么是重口味的月饼。

    给我印象zui深的还是1961年的中秋之夜的那个月饼。

    1952年担任宜昌市法院副院长、第。二年起任市法院院长的我父亲是1958年8月被打倒的。在《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宜昌市组织史资料》中,有这样一段话:”1958年8月,对市。委书。记处书。记朱青和常。委阎锦华、高尚志等进行了不公正的批判,错误地定为“反。党集。团“。”后面还有一段话:”1961年1月,省委监。察委。员会下达文件,对“朱、阎、高反。党集。团“事件,进行了审查,重新作了结论。”

    我父亲和当时的宜昌市财办主。任文振藻是由于对所谓的”反。党联盟”不表态而被划入”反。党集。团”的,莫名其妙的被开除党籍、发配到东山果园”下放劳动”。所以在平反时自然是”全错全平”。在父亲等待重新安排工作期间,正好遇上1961年的中秋节,父亲就拿着补发的工资在当时二马路的华侨商店买了一个不要计划、但是议价的豆沙月饼。那个时候,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那个不大的月饼给我们家、尤其是我们兄弟俩带来的惊喜和欢乐至今仍历历在目。

    那是一个多么好的中秋之夜啊。那个时候,我家住在宜昌市南正下街一栋至今还存在的破旧板壁房的二楼。虽然因为经济困难、物质匮乏,很多人家在那个月圆之夜也许根本没能吃上月饼,可是在我们楼下的小院和窗外的南正街上依然很热闹,有孩子们捉迷藏,还有出去逛街的回家,到江边赏月的男。女出门,还有女。孩子提着花灯边走边念宜昌童谣:”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提花篓!”

    很多年后,我在一篇文。章里写道:我们在南正下街虽然住的时间不太长,而且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还没有完全缓过劲来。那间二楼用报纸裱糊过的板壁屋却依然留给我一些像电影蒙太奇般的温暖的印象:铁锅里冒着热腾腾的水蒸气,玉米面的小窝头已经快蒸好了,小饭桌上还有一盘大头菜,我和弟。弟就趴。在桌边写作业……

    上楼梯的拐角那间房里住有一个老。大。爷,咳得很厉害,会拉那种很沧桑的胡琴,琴声咿咿呀呀的;他也会唱,嗓音嘶哑的,记忆中似乎总是那首”小燕子,穿花衣,年年chun天到这里……”几十年过去,当我也许是zui后一次站在那栋木楼的楼道里,老。大。爷那咿咿呀呀的胡琴声和那嘶哑而苍老的歌声似乎又在耳边缭绕,就像那些变形的胶木唱片,唱针在上面起。伏,声音也在上面起。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