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印象宜昌 > 望州岗上(3)

望州岗上(3)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望州岗上(3)

    三、宜昌的扩大

    说起宜昌的老地名,其中就有三道桥,这三道桥其实就是清末原川汉铁路的路基上建造的三座木桥,长度不详,早年见过照片,大概有五六米宽。现在的该路段的铁路基本与原路基相重合。其中一道桥在现在的宜昌市二十二中学(注:原葛洲坝一中)处,二道桥在现在的东山大道与石子岭路交汇处,也就是俗称的330转盘处;过了望州岗,一路下坡,就可以到达位于现在的夜明珠附近的三道桥了。由此可见,现在被称为夜明珠路的这条大道自古以来就有之。

    宜昌原来不过就是长江岸边的一座过载码头,除了兵荒马乱,也由于四面环山、陆上交通不便,宜昌城区的发展一直十分缓慢。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宜昌城也不过只有区区7万人口,主要居民区集中在原宜昌古城和西起今天的沿江大道西陵二路、北至珍珠路、东至一马路,沿江边一直逶迤到胜利一路(注:九码头)一线。

    宜昌的第一次发展有赖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当时的三线建设,包括403、137、809、515等工厂的迁入以及宜棉、电子管厂、湖北钢球厂、湖北轴承厂、八一钢厂的建设,宜昌城区已扩大到伍家岗沿江一带,市区人口已经接近20万。不过,给宜昌带来巨大变化的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动工兴建的葛洲坝工程(注:330工程),而正是因为葛洲坝的兴建才使得宜昌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市一跃成为全国知名的水电城。

    更重要的是,因为葛洲坝工程汇集了几乎全国的水电精英,也汇集了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大军,最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仅是把包括黄柏河、夜明珠、三道桥、镇镜山、望州岗、乌龟碑、石板溪、北门外,以及大半个西坝和江南的紫阳,相当于老城区三分之一的近十平方公里的区域统统划为了“330工区”,使得宜昌市区人口猛增到30万以上,更重要的是,宜昌从此从一个闭塞而原始的鄂西小城的人口结构变为了本地土著与各地移民混居的中型城市。

    宜昌在本世纪初有一条极为响亮的宣传广告词:“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因为靠在长江边上,自然因水而兴,靠水吃水嘛;因为先后建起了葛洲坝和三峡两座世界级的大坝,自然因坝而名,根本没有什么名胜古迹和世界遗产的宜昌,就是因为主打大坝旅游牌,声称自己是世界水电之都而引来海内外千万游客。

    于是乎,到2008年,宜昌的城区面积由20多平方公里再次扩大到8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的人口也由30多万增加到80多万人。据官方统一口径,到2015年,城区面积由88平方公里增长到153平方公里,人口总数接近150万。不过谁都知道,这其中是掺了水的。城区面积的增加是把原来的宜昌县、现在的夷陵区全部划进来了,不再是严格意义上只局限于“中心城区”,而人口的统计也说明是“常住人口”,那个伸缩性就更大。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葛洲坝集团和它建设的两大水电工程给宜昌注入的城市活力是不可低估的。

    现在的宜昌中心城区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自然是从西陵二路到胜利四路那一片,那里是名符其实的老城区;第二是伍家岗到宜昌火车东站一片,那里是新兴的商业区;第三是胜利一路到亚栈路的所谓的“万达商圈”那一片,可是没有了码头文化也就缺少了特有的魅力;第四就是原来的葛洲坝工区,因为企业将社会管理功能交给地方,总部又迁到武汉去了,这里只剩了个基地管理局,各方面的资源、规划和投入自然就有些滞后了;第五就是东山背后的那一大片区域,无论是居住人口还是城市建设,在宜昌中心城区绝对是名列前茅的,可就是因为隔了一座山,那片开发区就被那些老宜昌人并不视为中心城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