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聚会
等了没多久,曾军来了,旁边还跟着个姑娘。
隔着老远就打招呼,到了跟前,曾军笑着说道:“好久没来学校了,过来转转,好像没什么变化啊。”
“你只在校园走走能看到什么变化, 又不能天天盖楼。”徐柠笑了笑,道:“还不介绍一下,怎么称呼?”
“她叫任莉。”曾军揽着姑娘的肩膀,笑道:“跟我是一个地方的人。”
那姑娘倒是大方,道:“徐柠是吧,你好。”
她个子挺高, 模样不算漂亮,但很耐看大气,头发烫着波浪卷, 穿着打扮挺时尚。
“你好。……曾军这小子是有福气啊,找了这么漂亮的对象。”徐柠笑道。
“那是,也不看看咱是谁,能找差的吗。”曾军得意道。
“行了啊,再说我都不好意思了。不是要吃饭吗,还不走?”任莉问道。
“那就走吧。……对了,向东什么时候到?”徐柠问道。
“说是得等会,他一会去饭店,咱们先过去就成了。”曾军说道。
“好,那咱就先过去吧。”
徐柠过去开车,曾军跟任莉坐后座。
“你这车换的真勤快啊,又换夏利了,每次出门都不一样?”曾军坐副驾驶,扫了眼车内装饰, 道:“啧, 比我的那辆桑塔纳好多了。”
“这是公司的车子, 我反正碰到顺手就开走了。”徐柠说道。公司只公务用的车就有四五十辆,都停在大门口的停车场, 徐柠图省事,有时候外出就去停车场挑一辆开着。
饭店离得不远,启动车子没两分钟就到了,几人下车,到店里找了个位置坐下。
“你一会还得开车,能喝酒吗?”曾军问道。
“能喝一点,一会可以让人来开车接我。点几瓶啤酒吧。”
“那好。”
曾军喊来服务员,点了几道小菜,一边等人一边凑合着吃。
“你们这是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徐柠问道。
“领过证了,就差个婚礼,打算的是回老家办。到时候你一定得去啊。”
“那一定的,哪天?”
“下周五。”
“好。你到时候提前打电话,省得我忘了。”
“嘁,你这话可伤人了啊,我不打电话你还能忘了?”
“那可不一定,万一忘了谁也说不准。”徐柠笑道。
“算了,你是大老板,事情多,忘了也正常, 到时候我提前打电话通知就是了。”
“我可不是这意思, 算了,懒得跟你扯这些。……哎,跟我说说,你们怎么认识的?”徐柠问道。
“算工作认识吧,我去她们单位推销业务,是她对接的,一听口音发现是老乡,后来聊得多了就成了。”
“那还真是挺有缘分。”徐柠点点头。
“确实有缘分。”旁边的任莉插话道:“你想想,我们老家在沪市的可没多少人,偏偏就能碰到,真跟安排好的似的。”
这年代不比后来,人员流动很小,大多数人就是一直窝在生活的城市,基本只有大学生跟农民工才会背井离乡的去外地。
“结婚以后,你们就算定居沪市了?”徐柠说道。
“差不多,公司在那边,她工作也在那边,我正想着把户口怎么迁过去呢。”曾军说道。他读大学的时候户口就迁到了京城,这年代迁户口挺麻烦的。
“房子买了吗?”
“准备买呢,就是商品房太少了,没找到合适的。”曾军摇摇头。这会商品房还是少,很少,曾军之前一直是在公司宿舍生活的来着,而且是郊区,但结婚后显然没办法了。
“那正好,我们公司在长泞区虹桥路那边有一个外销房建设项目,要不给你们留一套?”徐柠说道。
“外销房,那可不便宜吧。我听说那边重点面向海外华人跟港澳台?连付钱都是用美元?”
“不是。是分内销跟外销的,内销一千六一平,外销四百美元一平,看你觉得哪个划算了。一套房子下来也就二十多万,挺划算了,再过几年,价格得翻倍。”徐柠说道。
“二十多万还划算呢,这价格太吓人了。”旁边的任莉直咋舌,她一年不吃不喝工资也就够买半个厕所的面积。
“这价格已经挺划算了,现在买就是赚的。”徐柠说道,他现在有三大爱好,上班摸鱼,下班钓鱼,劝人买房。
相比涨价还要等几年的京城,沪市这边的房价上涨要早好几年,外销房尤其明显,没几年就翻倍了。
所谓外销房,基本是沪市最早的商品房了,供应的少,这会价格其实不算特别高。而且房子的设计很现代,大厨房大卫生间,还有阳台,在这个多数居民住筒子楼跟平房的年代,那当然是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沪市人家问你家在哪,一说是外销房,那保准一片羡慕,就知道这人是很有钱的。
不过呢,这会的外销房也有问题,设计师基本都是港城或者欧美的,设计的风格跟国内习惯很不一样,比如很多房子的卧室竟然朝北,厕所朝南,还有的房间没窗户……
现在徐柠开始着手商品房市场,当然要吸取这个教训,设计时就很留意生活习惯问题。毕竟,这些房子说是外销,但流转很快,其实没多少年就都是本地居民了。
三人聊的正热闹,杨向东终于来了,曾军又是一番介绍,各自落座,就开始点菜了。
杨向东还是跟以前差不多,工作几年了,依然是那副忠厚少言的模样。
工作还是之前的工作,职位倒升了一点,但显然是熬资历的结果。
几人一边吃饭,一边聊着以前在学校的生活,尽量不谈工作之后的事。
“我现在觉得自己挺荒废时间的,毕业后这几年,好像什么都没做成。唉,我有时候做梦回到了大学,都能高兴的笑醒了。不瞒你们说,我最高兴的时候就是读大学那会,不用想那么多,大家都很友好,可以有很多书看。”几杯酒下肚,杨向东说话陡然伤感起来。
一天天按部就班的生活工作,人都要麻木了,看到同学,以前的记忆涌上心头,难免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