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大汉农夫 > 第2章 卫氏铁坊

第2章 卫氏铁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秦风从未有如此的渴望赚钱。

    就这破庄园,重新修葺的话,没有万钱根本下不来。

    还有,那一百亩的田地,光是整理出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字——钱。

    开局这个熊样子,还真是够悲催的。

    怎么才能快速的赚取第一桶金呢?

    看着跳跃的火苗,揉着酸麻的胳膊,秦风陷入了沉思。

    突然他脑海里灵光乍现,要是搞一个便捷的生火工具的话,岂不是……

    火镰两个字跃上心头。

    所谓火镰,就是由于打造时把形状做成酷似弯弯的镰刀与火石撞击能产生火星而得名。

    它制作简单,携带方便,不受天气影响。

    火镰有三部分组成,火钢、火绒、火石。

    火钢,用一小块硬度不太强的普通钢条,经热处理及打造成弯弯的镰刀形状即可;

    火绒就更简单了,艾蒿,由于其驱虫、防霉、抗菌、镇咳祛痰的功效,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留存;

    火石指的是燧石,如若没有,可用鹅卵石代替。

    燧石不易开采,但鹅卵石可是太容易找到了,河沟、河滩遍地都是。

    这发财不要太简单好不好!

    秦风越想越兴奋,恨不得现在立刻马上就把火镰给搞出来。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还是让幸福在路上多飘一会儿吧……

    ~~

    ~~

    当夜无话,秦风主仆草草吃了点东西就早早休息。

    翌日清晨,一缕朝阳洒下,冲散了连日来的阴冷,大地回暖,整个世界又生机盎然起来。

    几只鸟儿落在田庄的屋檐上欢快的歌唱,当然秦风的心情也是不错的。

    葛翁套了牛车,主仆二人启程赶赴蓝田县。

    秦家田庄离蓝田县有二十余里的路程,快马的话转瞬即到,但是大黄牛的速度可就慢多了,悠哉悠哉,直到天近正午时分才终于赶到。

    进城之后,秦风让葛翁去采购稻米、菜蔬、猪肉等生活物资。

    秦风昨晚和今晨算是受够了糜子饭的苦,简直是难以下咽,拉嗓子。

    他真的很佩服葛翁这么大年纪,竟然有如此好的胃口。

    他感觉难以下咽的粗鄙之食,可是在葛翁面前根本不叫事。

    葛翁狼吞虎咽,在秦风看来难吃的要命的糜子饭,在他嘴里香甜的很,真是佩服之极。

    秦风这次来蓝田一是兜售火镰制作之法,另外顺便让铁坊给打造一口铁锅。

    陶罐炖煮还行,可是要说炒菜还是铁锅来的好。

    二来嘛,就是采购生活物资。

    老仆葛翁听小主人要吃稻米、吃菜蔬、吃肉,他一咧嘴慌忙捂紧了钱袋。

    “小郎,糜子饭挺好的,买这些作甚?

    稻米虽细好入口,可是着实靡费钱;

    菜蔬的话,老奴回去种上一些,小郎喜欢吃什么,老奴就种什么;

    肉我看也算了,羊肉太贵,豚肉肮脏,老奴想还是等咱们田庄修整好了,老奴养一些鸡鸭鹅,到时候您想吃肉,老奴再给您做。”

    秦风岂会看不出葛翁的想法?要想从他手里抠钱,还真是有点不容易啊。

    而葛翁心里此刻着急的一批,“小郎所说的这些都是需要钱的,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啊。

    要知道,他们手里只有两千钱,现在的处境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房子要修,田地要翻整,这需要人手,归根结底还是要用钱。

    可钱就这么点儿,杯水车薪啊!不精打细算怎么行?”

    秦风只好来最后一招:“不,我一刻也不能等,让那该死的糜子饭见鬼去吧。”

    葛翁看到秦风坚决的态度,尽管他极度不情愿,嘴里不停的嘟囔着:“过日子要细水长流,要精打细算。”

    貌似他想用这句古语来劝服小郎,可是秦风就是不接招,执意要他去买。

    最终他还是咬了咬牙,“既然小郎要享用精致食物,那便买。

    不过要少买点,精致的食物留给小郎,老奴还是吃糜子,这样能节省不少钱呢。”

    对于葛翁这个抠搜的老财迷,秦风太了解他的行事作风了。

    不过秦风还是安慰道:“不必为些许钱财担忧,尽管买来便是。

    我已经有了生财之道,说不定这趟蓝田之行,咱们能发大财呢。”

    发大财?怎么可能,这小郎莫不是得了癔症?葛翁疑惑的眼神,昭示着他对秦风的话半点都不信。

    秦风故作神秘道:“你也知道我自幼习文,读过的简牍少说也有上千斤吧?”

    葛翁脸上露出笑容,很是自豪的道:“那是,小郎聪慧异常,这也是老主人对您喜爱的缘由。”

    “古人典籍中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我如今悟出一快速取火之法,可值千金,乃至万金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咱们以后的生活,还是循例父亲在的时候吧。”

    “真……真的?小郎你可不要诓骗老奴。”葛翁看秦风说的一本正经,他激动起来。

    诚然,他信了。

    读书人的话,肯定是对的,再说了,小郎是他看着长大的,脾气秉性他太了解了,应该不会妄言的。

    要知道,文字书籍,古来就掌握在上等人的手中。

    大多数的平民百姓是斗大的字识不了一升,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

    文人说的,在大字不识的老百姓心目中就是金科玉律,就是真理。

    安抚好葛翁,约定好在城门口汇合。

    葛翁拿着钱兴高采烈的采购,而秦风一个人悠悠逛逛,直奔城西的卫氏铁坊。

    说起来大汉的冶铁,整体来说,较之秦朝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尤其是经过文景的黄老治国术的无为而治后,铁器制品已经相当丰富了,不过大多应用于农事。

    当然军事方面也是有应用的,不过并未大规模展开。

    其中军械中的环首刀已经出现了百炼钢,由于炼制不易,所以只是在大汉羽林卫士中装配。

    这个时候,《盐铁论》自然还尚未出炉。

    自然也谈不上盐铁收归国有。

    所以,此时,由于统治阶级的无为而治,再加上管理松懈,私营的铁器作坊可是遍地开花的。

    而长安左近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卫氏铁坊。

    在长安三辅之地,乃至周遭县、邑都设有分铺。

    他们打造的农具较之其他作坊,坚实耐用,而且价格公道,深受农人喜爱。

    卫氏在长安共有十八坊,蓝田的铁坊就是其中最具标杆性的,也是秦风这次蓝田之行的目的地。

    作为卫氏铁坊的负责人,今年四十三岁的梁安之,已经在卫氏效力了大半辈子了。

    从学徒到如今,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都在跟铁器打交道。

    从他手中制作的农具他自己都数不清有多少了,更不用说经他手卖出去的了。

    卫氏铁坊能有如今之局面,也可以说军功章上有他的一半。

    今次,他来到蓝田巡视,顺便查查账,交代一下订货事宜。

    他接了一个军垦的大活,军方需要大量的农具,仅仅依靠一家铁坊根本就完不成任务。

    所以,卫氏十八坊要全力开动以应此次的任务。

    秦风到铁坊门口的时候,他刚交代完蓝田分铺的管事一定要保质保量的完成三千把锄头。

    听到外面有脚步声,他下意识的一扭头,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人,迈步走了进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