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迁都定国,百家论战
归天两百一十九年,吴承应十三年。
历经一年左右的准备,吴国自扬州金陵城迁都至豫州泰王城,坐镇于九州最中心的人族祖城,俯瞰九州天下。
此时,吴国的西南是刚刚走出动乱,正在休养生息的蜀国,北方则是国祚两千年的超级大国——夏。
然而,夏国因为当权者的暴毙,已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中,尤其是朝中重臣屡遭刺杀,整个国家都处在惶惶不安之中。
更为悲哀的是,因为皇帝年幼,尚无子嗣,此前也没想到会发生这么严重的事,因此夏国并没有确立储君。加上不同的权力集团各有扶持的对象,皇位的争夺战再次上演。
在这个时候,玄气宗罕见地选择了沉默,因为他们承受不起违逆天意的后果。
北夏气数将尽,这是天意,即便玄气宗再扶持一位新帝上位,也救不回千疮百孔的大夏王朝。
因为,夏王朝内部的问题已经严重到无可救药的地步,还有南方的吴国虎视眈眈,不等夏王朝恢复元气就会挥师北上。战争一开,夏王朝更没有时间重现昔日的强盛,只要被卷入战火中,夏王朝会崩溃得更快。
至于蜀国,因为天然的地理优势,易守难攻,攻蜀在任何时代都是极为极为困难的一件事,耗时、耗力还不一定成功。但同样的,蜀国大军要从蜀州出来也不容易,光是蜀山山系和昆古山脉就很难翻越。
两者相比较,吴国君臣最终定下了拒蜀伐夏的策略,对蜀国严防死守,集中优势兵力征讨北夏,待覆灭北夏之后再举全国之力征讨蜀国。
迁都亦是相当耗费财力,尽管有荆州、扬州祥和徐州的赋税作为支撑,但在经历了连年征战和迁都之后,吴国国库也近乎空虚,短时间内也没办法再兴战事,不得不转攻为守,一切以休养生息为重。
而就在承应十三年,吴国刚刚完成迁都后不久,内阁首辅张正和次辅之一的杨奇,因年事渐高且常年操劳国事,先后病逝于泰王城。
张正享年四十九岁,杨奇享年五十二岁。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吴国军从十多年前起事开始,最早的一批人都渐渐步入了老年,如张正杨奇这样的老臣,更是操劳了一辈子,最后还逝于任期之上。
同一年,就在张正和杨奇离世后两个月,吴国的一位资深老将、林君涵的忠实支持者也病逝于军营之中,享年六十六岁。同一个月,吴国失去了七十高龄的户部尚书,他自荆州开始追随吴国先帝,曾是一代大儒,吴国行政体系的制定就有他的一份功劳。
不到四个月时间,吴国连续失去了四位老臣,举国皆哀。
林君涵也再次召见了李明世,与他说起了续弦一事。
“李卿,你真的还是不考虑一下续弦么?”林君涵问道。
“陛下,臣此生只有一位妻子,那就是青衿。”李明世苦笑道,“陛下的意思臣明白,如今我朝大臣都渐渐老去,臣也不例外。但再娶续弦,臣确实没有考虑过。”
林君涵轻叹道:“张、杨两位学士,上官老将军和周尚书去世,朕悲痛之余也十分忧心,朕已步入中年然太子尚年幼,若九州一统前你我皆逝,光佑这孩子能继承朕的大志么?李卿若无子嗣后人,谁来继承你的宏愿呢?”
“陛下切勿这般说,您正值壮年,正是春秋鼎盛之时。”李明世说道,“至于臣……臣会着力培养后继之人的。”
林君涵摆手叹道:“实不相瞒,李卿,朕这些时日来常感到筋骨劳累,夜间更是少眠多梦,怕是……”
“陛下!”李明世急道,“若身体有恙,当尽早请太医诊治啊!如今战事稍歇,陛下当好好调理身体才是!”
林君涵闻言失笑,说道:“李卿说得对,朕会调理好身子。不过,朕也应当计划好身后事……”
他的神色变得严肃,挥退了身边的侍从,与李明世细细交代了起来。
……
承应十三年,下半年。
四位老臣的去世,空出了四个重要职位,经过林君涵和李明世的认真遴选后,提拔了补位之人。
同时,李明世升任内阁首辅,并加封为太子太傅,正式成为太子之师。
朝廷也在暗中开始了对储备人才的培养,以防止某些重要职位空了出来却没有合适的人来接手。
年底某一天,距离新年已经不远了。
这天,泰王城的皇宫外,来了好几辆马车,御林军亲自护送马车入宫,李明世代表林君涵在紫微大殿外迎接。
马车直接来到了殿前玉阶下,现身的人莫不是当世有名的贤能,有的看起来还年轻,有的已是白发苍苍。
神州的历史不可计数,但自神皇纪元开启以来,至今已有九千万又两百一十九年。凡人的文明更迭了无数次,人间的文化通过修界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了下来,可惜不包括科技文明。
夏、商、蜀、楚四国鼎立两千余年,在这期间也衍生出了许多不同的学说流派,如儒、法、墨、道、兵等等,有些学派传承了下来,也有一些消失在了凡人的历史中。
事实上,这些学说流派在更早前也有,只是九州的历史太过悠久,文明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轮回。
其实,就算没有修界对文化的保存,只要人族不绝,思想的火花就永远不会熄灭,只不过每一次大世轮回,点燃思想火花的人都会有所不同。
到了吴国主宰天下的时代,各个学派的治国理念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碰撞。
这些年来,凡间涌现出了不少学者大家,不同学派都曾给吴皇帝上书陈述过治国理念,希冀得到朝廷的采纳。
于是,吴朝廷广邀不同学派的代表来到皇城,举行一场辩论,让各个学派尽抒己见,朝廷再采纳合理的建议融入到治国方针里。
恢弘的紫微大殿内,诸学派的代表依序落座,正中的帝位上正是林君涵,皇后芈兰和太子林光佑也随同旁听,文武大臣亦尽数到齐。
李明世以内阁首辅大学士的身份主持这场百家论战,简要说明之后,便请诸学派的代表畅所欲言。
当世学派,以儒、法、道三家为魁首,儒家和道教就不必说了,因为有儒教和道教的存在,其存世之久远远超过其余学派;而法家能与儒、道齐名,皆源于历代人间王朝都无法忽视的一个重要治国手段——法治,因此法家能够在万古千秋的岁月里,不依靠修界传承至今。
人间王朝对不同学派的治国理念都是采用有利于维系统治的部分,即便是林君涵也不例外。事实上,他主张这次百家论战,更多是向天下人昭示,他虽是皇帝,但不会独断专行;他可以允许世间有不同的思想存在,但决不允许吴国的统治被动摇。
诸学派代表不断发言,陈述自己的思想和治国理念,这其中也少不了不同派别之间的争论。
林君涵及满朝文武都只是旁听,且有专人对各学派的陈述进行记录。
两千余年的岁月里,其实真正得到一个王朝重视并引以为治国主张的学说仅有两家,即儒家和法家。因而这场百家论战到了最后,实际上变成儒与法之间的论辩。
儒家治世,以“仁道”和“礼教”为核心,主张以德治国、广施仁政,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和个人修养;法家则以“法”为核心,主张以法治国,即“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理念。
儒家代表不认同法家凡事都以法治,认为应当以“仁”为主,君主应当重礼教、行仁政,以德行教化民众,使民众“修身养性而自持”。
法家代表则反对儒家的以礼治国,认为过于强调礼教则国无法度,国无法则民众“言失而不自知,行差而不知悔”。
其他学说所提出的,比如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非攻”等观念都与儒、法两家有相悖之处,又彼此相左,故而争论也未曾停过,只是远没有儒家和法家的争论那么激烈。
论战的间隙,林君涵叫李明世到后殿,问道:“李卿,你对诸位学者的陈述有何见解?”
李明世想了想,说道:“各家所言都有其可取之处,臣以为当博采众长以充实我朝国策,不可只取一家之言亦无需皆取。”
“哦?你详细说说看。”林君涵点头道。
李明世言道:“臣听诸家之言,所认同者有二,其一为儒家之仁,其二为法家之严。儒之仁,乃教民众修身养性,使之懂礼仪而知廉耻;法之严,固国本而立国威,礼仪之外当有法度,使民知何可为而何不可为。”藲夿尛裞網
林君涵默默思忖了一阵,点头道:“爱卿所言有理,那么这场论战就适时结束吧。”
“是,陛下。”李明世躬身道。
君臣二人重新回到紫微殿,李明世得林君涵授意后,面向诸学派说道:“诸位大贤的论述,实为金玉良言,小可闻之亦觉振聋发聩,感谢诸位不远千里来到皇城,为国朝献上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论辩。”
“李首辅客气了。”有人礼貌地回应道。
“大吴立国已十四年有余,满朝上下皆放眼九州,以大一统为理想,志在统一九州,结束这混乱割据的乱世,以缔造一个千秋万代的太平盛世。”李明世娓娓说道,“陛下延请诸位来一抒己见,旨在博采众长,为我大吴完善治国之方针策略,今日听诸位大贤之言,小可心中亦有一番浅见,诸位可愿听否?”
“李首辅请讲。”众人拱手说道。
李明世正了正脸色,这才将他的见解娓娓到来;而他的观点,总得来说就是儒皮法骨。
君王以儒家的“仁道”思想为皮,对国民以宽仁、教化为先,让道德伦理成为国人自我约束的方式之一;而已法家的“法治”为骨,则在于定下一国一人的底线,凡国朝之人,不可越法度而行事。事实上,儒也好,法也好,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化”,使人知礼亦知法,道德伦理的底线要遵从,法制的底线更不可逾越。
儒皮法骨,事实上就是礼教与法治的相辅相成。
而儒法两家都有提到君、臣、民之间的关系,李明世没有过多述说这方面的东西。
站在修士的角度来说,君、臣、民其实都没有差别,都不过是芸芸众生里的一员,与浩瀚的神州历史相比更是微不足道,即所谓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李明世现在是吴国的大臣,他的所言自然要以君王为中心,以稳固吴国的统治为重。
得益于早年宫亦谣对他的教导,他在陈述自己的观点时,面对各家的质疑都能对答如流,总能找到论据来说服提问的人。
论战最后,各家学派虽然没有被彼此说服,但林君涵心中已经有了选择。
李明世提出的儒皮法骨,正适合大一统后的九州,对于稳固吴国的统治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儒家代表在论战结束后,还向林君涵进了一言,认为九州一统后,天下会是全新的面貌,也当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国号。
这事让林君涵记在了心上,于次日的大朝会上提了出来,群臣一致同意更改国号,来象征新纪元的到来。
承应十三年,林君涵昭告天下,改国号为“明华”,史称明华帝国。
日月为明,光照九州;其华灼灼,千古流芳!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为您提供大神善如水的琅寰书最快更新
第六百五十四章 迁都定国,百家论战免费阅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