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五十四章 打脸啪啪啪
东府二姑娘苏纹的亲事黄了。
老夫人在府里一天到晚指桑骂槐的, 把一切的过错都推到了宁阳侯府头上。
老夫人嘴下不留德,把苏致远和兰阳郡主都骂了不说,连苏绾一个小姑娘都被她挂在嘴边骂。
老夫人话里话外的意思, 都在等着看苏绾的笑话。
苏纹的亲事虽然黄了, 好歹曾经议过亲, 可苏绾呢?从头到尾无人问津。
老夫人可是一天到晚盯着侯府,有没有媒人上门她会不清楚么?
所以她一边可惜苏纹的亲事,一边又在嘲笑着苏绾。
东府上下被老夫人弄得乌烟瘴气的。
二夫人简直是心力交瘁。
她虽然能管住府里大部分的下人,可老夫人身边的那几个老人, 仗着背后有老夫人撑腰, 虽不至于对她不敬,可却是不怎么服她的。
老夫人身边的老人只听老夫人的。
因此饶是二夫人下大力气整治下人了, 可东府里仍旧隐隐有着大姑娘的流言。
二夫人知道, 都是从老夫人的院子传出来的。
她身为儿媳,没办法指责老夫人, 只好想办法逮住几个嚼舌根的下人, 拿来杀鸡儆猴的当着全府下人的面赏了板子,然后再发卖出去。
狠狠震慑了众人一番之后,老夫人院子里的下人总算肯消停些了。
这期间,三夫人也狠狠的发落了几个背后议论二姑娘的下人。
三夫人因为苏纹的亲事,简直是操碎了心。
原本以为找到一门好亲事,眼下看来对方的当家夫人不是个好相与的,尽管亲事黄了东府面上无光, 可三夫人私心里不免有些庆幸, 搭上这样的婆母,女儿若真嫁过去了,哪里会有好日子?
所以三夫人一边气愤对方反悔, 一边又庆幸对方反悔,心情真是矛盾得很。……
东府里的一切兰阳郡主和苏绾自是不知。
近来兰阳郡主专心养胎,苏绾便开始慢慢接手侯府里的庶务。
早在今年初,兰阳郡主就有意把苏绾带在身边,教导她管家,苏绾今年已经十三了,也是该学习管家的时候了。
如今正好碰上兰阳郡主有孕,她便干脆放手让苏绾管家。
苏绾学得很快,再加上在梦里她也是有管家经验的,所以很快就上手了。
兰阳郡主见她安排得井井有条,便安心养胎,把府里的一切都交到苏绾手上。
不过兰阳郡主考虑到苏绾日后不是嫁进普通人家,因此便向皇后娘娘求了一个女官,到宁阳侯府来教导苏绾。
因此白日苏绾理事时,女官便在一旁看着,待到苏绾将侯府的事情都处理完后,女官便开始一天的教导。
不得不说,苏绾会的那一些管家手段,应付一般的高门大户没有问题,侯府也能理得很好,可若摆在宫里或是要管王府,那就有些不足了。
女官便是来替苏绾补足那些不足的部分的。
苏绾也知道自己的短处,因此学得很认真。
既然已经决定嫁给三皇子,那些该学的就要赶紧学起来,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
正如苏绾所想的,女官来到宁阳侯府没多久,宫里便传出消息,陛下要立太子了。
打从废太子被废了之后,众人就把目光都瞄准在太子之位上。
废太子底下还有个二皇子,可是二皇子的生母不显,再加上二皇子的才能平平,所以呼声最高的,便是皇后娘娘所出的三皇子顾容琛。
而陛下的决定也不出大家所料,在某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当朝宣布了立三皇子顾容琛为太子,册封仪式择日举行。
立了太子之后,大家的目光又放在了太子妃的位置上。
就连安乐大长公主和陵阳郡主都颇为意动。
因此能够进宫的外命妇,开始频频递牌子进宫向皇后娘娘请安。
大家都想要从中窥探出皇后娘娘的意思,或是趁机推荐一下自家的姑娘。
就算不能坐上太子妃的位置,还有太子良娣或是良媛等位置。
大梁朝的太子按例除了正妃一人,下可以有良娣两人、良媛四人、承徽四人、昭训和奉仪数人。
其中除了太子妃、良娣和良媛是会上玉牒的,从承徽开始便只是名头好听罢了,比宫里登记在册的宫婢还不如。
所以许多世家大族都是瞄准了太子妃、良娣和良媛这三个位置。
皇后娘娘看着底下人花招百出,就为了搏个位置,她八风不动的坐在坤宁宫里,任那些贵妇们吹得天花乱坠,却一点儿意思都没有露出来。
一众外命妇使出浑身解数,就想将家族里选定的姑娘送入东宫,可是皇后娘娘一点儿都不表态,使得众人摸不到门路。
就在这时候,宫里有流言传出来,有人看见平阳县主和太子殿下在御花园里相谈甚欢。
这下子就像一颗石子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猜测,难道陛下和娘娘属意平阳县主?
这个流言传得很快,就连苏绾都听说了。
当她听闻这个流言时,笑了笑没说话,心里却想着,安乐大长公主这是急了罢,连这种手段都使出来了。
按照这流言散开的速度,说后面没有人在推动苏绾才不信呢。
正如苏绾所料,这个流言确实是安乐大长公主的手笔。
安乐大长公主一见顾容琛被封为太子了,她立刻带着平阳县主进宫,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要和陛下亲上加亲。
但是陛下就是一副没听出来的模样。
到后来安乐大长公主直接明说了,结果却被陛下给驳回了。
安乐大长公主闹了个没脸,不信邪又跑到皇后娘娘跟前,再度提起顾容琛的亲事。
皇后娘娘更绝,直接挑明她已经定下了太子妃的人选了。
安乐大长公主被皇后娘娘一噎,竟然暗示皇后娘娘,没有太子妃的位置,太子良娣或良媛也行。
皇后娘娘都要被她惊呆了。
只是皇后娘娘早就打定主意,不往顾容琛的身边塞人。
虽然按例太子的东宫可以有许多女人,可是老祖宗也没说一定要把人数塞满啊。
老祖宗可没说,太子不能只有太子妃一人。
再说顾容琛当时也对皇后娘娘说过,除了苏绾他谁都不要。
皇后娘娘心中深深隐藏的愿望没办法实现,现在能在儿子的身上看见,也算是一种安慰了。
当儿子对她说出,只要苏绾一个人时,皇后娘娘心里的感觉实在是五味杂陈。
她心中渴望的一生一世一双人,注定是不可能实现了,可是没想到,她的儿子能够替她圆了这个想法。……
安乐大长公主被陛下和皇后娘娘拒绝之后,当然不可能就此放弃,她想着,若是太子殿下自己看上了平阳,那陛下和娘娘就没理由阻止了罢。
因此她使计安排了平阳和太子殿下在御花园偶遇,然后让人把流言传了出去。
只是安乐大长公主万万没想到,就在流言传得正盛的时候,宫里赐婚的圣旨下来了,直接打了安乐大长公主一个好响亮的耳光。
同时,京城里顿时哗然了。
原因无他,太子妃的位置最后竟落在了宁阳侯府大姑娘的头上。
以往那些嘲笑苏绾乏人问津的人顿时都哑然了。
现在回头一看,难怪宁阳侯府如此沉得住气,从来不出面澄清关于大姑娘的流言,也不着急大姑娘的亲事。
原来是早就被内定为太子妃了。
赐婚的圣旨一下,宁阳侯府顿时就处在风口浪尖,苏绾更是被推到了人前。
毕竟是太子殿下的太子妃人选。
先前的废太子还来不及选妃呢,就被废了太子之位,所以苏绾可是陛下登基之后定下的第一个太子妃。
一时之间,京城所有目光都投向了宁阳侯府。
而东府的老夫人听闻苏绾被定为太子妃之后,脸色又青又白,精彩得很。
苏绾那丫头片子竟然成了太子妃?!
老夫人心里不是滋味极了,同时也暗恨苏致远不把东府一家子放在心上。
他自个儿的女儿成了太子妃,前程似锦,可是他的侄女儿呢?却是被人悔婚。
而且这门亲事还是苏致远提的,这让老夫人不多想都不行。
老夫人打从心里认定了,苏致远是故意替苏纹说这一门亲事的,为的就是败坏苏纹的名声。
只是还不等老夫人再上宁阳侯府讨个说法,原本和苏纹议亲的那一家人突然就上门来了。
谦和院。
当三夫人听闻谢府夫人上门时,嘴角掠过一抹嘲讽的笑容。
她端坐在椅子上,淡淡地对着芍药说道:“谢夫人来得不巧,我正好要出门,你替我走一趟荣寿院罢。”
芍药福了福身子,亲自走了一趟荣寿院。
荣寿院正堂里,老夫人让人把谢夫人请进来,好茶好水的招待着。
对她来说,谢家是高高在上的人家,谢夫人肯纡尊降贵来到东府,那是她们的荣幸。
再者,老夫人的脑筋也动得很快,谢夫人今日会亲自上门来,想必是为了苏纹的亲事。
老夫人料得不错,谢夫人今日上门正是为了先前么子和苏纹议亲一事。
谢家满门清贵,许多子弟在朝为官,就说谢夫人的夫君,就是官拜二品的礼部尚书。
她的么子今年将将十六,虽然只是个白身,可是尚书家的小公子,要说亲那是一堆人抢着排队让她挑的。
原先夫君回来丢下一句已经和宁阳侯口头说定了亲事,让谢夫人一顿好气。
她也听说过宁阳侯府大姑娘的流言,心里不喜欢这姑娘,谁知道夫君闷不吭声的竟然就和宁阳侯口头说定了亲事。
待到她知道夫君定下的是东府的二姑娘时,更加哑口无言。
宁阳侯府的大姑娘都不在她眼里了,她又怎么会看得上什么东府的二姑娘?
谁不知道东府的老夫人是宁阳侯的继母,惹恼了侯爷和兰阳郡主,两府差不多都没什么往来了。
结果夫君竟然要和东府结亲,谢夫人觉得谢大人的眼光实在有问题,就是脑子大概也出了问题了。
所以她逮着机会,就退了和东府的口头约定,左右还没交换庚帖,东府有那个老虔婆作妖,日后真结了亲,只怕麻烦就不断了。
谢大人回来后自然发了一通好大的脾气,可谢夫人娘家硬气,谢大人只能嘴上嚷嚷,确实也无法拿谢夫人如何。
谢夫人退掉了东府的亲事,整个人神清气爽,正当她兴致勃勃地替么子挑选其他贵女时,却听闻宁阳侯府的大姑娘被指为太子妃了。
谢夫人当下手里的名册都掉了。
她怎么都没想到,宁阳侯府的大姑娘竟然会有这样的福气。
她当下第一个反应就是,和东府的亲事不能断!
虽然宁阳侯府和东府看起来没来往,可是当日谢大人发脾气时说了,这门亲事是宁阳侯亲自开口的,可见宁阳侯对底下的两个弟弟很友善。
如今宁阳侯府的大姑娘成了太子妃,假若她的么儿娶了东府的二姑娘,么儿不就和太子殿下成了连襟么?
谢夫人此时真是后悔不已,她立刻让人收拾了一份厚礼,亲自提着上了东府,想要挽回这一门亲事,就怕晚了苏纹许给了别人。
只是谢夫人没想到,来到东府之后,竟然只见到了老夫人,二夫人和三夫人都不见人影。
她委婉地提起亲事,老夫人虽然拍胸脯保证,这一门亲事绝对作数,可是没有亲耳听见三夫人允诺,谢夫人心里没有底气。
老夫人大概看出了谢夫人的迟疑,没好气地让人去请二夫人和三夫人过来。
谁知下人都还没去呢,二夫人和三夫人院子里的丫鬟就过来说,谢夫人来得不巧,两位夫人正巧都要出门了,无法亲自招待谢夫人,还望谢夫人见谅。
谢夫人听罢除了僵着脸表示理解之外,她也不能说什么。
又坐了一会儿,喝了一肚子茶水的谢夫人只能无奈的告退了。
谢夫人一离开,老夫人立刻拉下脸来,淡淡地说道:“去把二夫人和三夫人请过来。”
苏嬷嬷闻言立刻亲自带着人走了一趟朝阳院和谦和院。
朝阳院里,二夫人正在理事,听着婆子的回报,见到了苏嬷嬷,也只是淡淡地瞟了一眼,便把对方晾在一旁。
苏嬷嬷见状心里咯噔一下,往常二夫人见到她,不说笑脸相迎,却也不会如此冷待,眼下看二夫人这神色,似乎极为不待见自己。
苏嬷嬷微微一思索,心下一紧,二夫人不待见的莫不是老夫人?
苏嬷嬷忐忑难安的站在一旁候着,等了好一会儿后,二夫人终于忙完了,这才淡淡地问道:“苏嬷嬷这时候过来,是老夫人有什么吩咐么?”
“回二夫人的话,老夫人请您去一趟。”苏嬷嬷低垂着头恭敬地说道。
二夫人听罢却没有回话,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又翻了翻桌案上的请帖后,这才慢悠悠地说道:“你也瞧见了,我手头上这么多事,哪里走得开呢?你跟老夫人说一声,晚一点我再去跟她请安。”
苏嬷嬷没料到二夫人竟然会如此回答,她愣了愣,抬起头看向二夫人,却正对上二夫人冷厉的眼神,她顿时一惊,又垂下头去。
二夫人懒怠再看她,便挥挥手让她退下。
苏嬷嬷难堪的退出了朝阳院,不知道二夫人这是吃错了什么药,竟然给她难看。
要知道,她是老夫人身边的第一人,走出荣寿院就代表着老夫人,二夫人不给她面子,不就是不给老夫人面子么?
苏嬷嬷忿忿不平地想着,转身前往谦和院。
谁知道了谦和院却是扑了个空,守门的婆子说三夫人方才就出门了。
苏嬷嬷皱了皱眉,转身回了荣寿院。
荣寿院里,老夫人坐在椅子上,等着两个儿媳妇儿的到来,结果却只见到苏嬷嬷一个人回来,她挑了挑眉问道:“二夫人和三夫人呢?”
苏嬷嬷将二夫人的回话转述了一遍,又说了三夫人不在府上,出门去了。
老夫人闻言,一拍扶手冷声说道:“老二家的这是要反了天么?!”
苏嬷嬷站在一旁低垂着头不敢回话。
老夫人哪里知道,二夫人突然硬气起来,都是为了自己的女儿,苏纭。
前些时候苏纹的亲事出了问题,二夫人当时便提着心,就怕苏纭的亲事也跟着出问题。
幸好苏纭说亲的人家比较厚道,并没有表示反悔,直到苏绾被指为太子妃的圣旨下来后,对方更是热络了。
二夫人总算是放下了一颗心。
只是她冷眼瞧着老夫人的作派,心下都凉了。
往常老夫人总把东府几个姑娘挂在嘴边,显得多疼爱她们似的。
可是苏纹的亲事是被老夫人给弄黄的,苏纹亲事黄了之后,老夫人不思己过,反倒闹上宁阳侯府,让人看了笑话。
原本两家只是口头议亲,反悔了就反悔,两家捂着也就没人知道,苏纹还能再说个好亲事。
可是被老夫人这么一嚷嚷,全京城都知道东府二姑娘被退婚了。
那一段时日,二夫人简直都不敢看三夫人的脸色,她不敢想象,若是这事落在她的纭纭头上,她受不受得住?
幸好苏纹这小姑娘心智坚韧,竟是没有被流言打倒,心也宽,一点儿都不在乎旁人怎么看她。
平日里和苏纭的相处也很融洽,使得二夫人更加心疼这个侄女儿。
结果老夫人倒好,不说和谢家老死不相往来,今日谢夫人不过备了一份厚礼,老夫人竟然就巴巴的把对方奉为上宾。
丝毫不在乎,谢夫人可是前头毁了苏纹名声的人吶。
二夫人也猜得出谢夫人上门的用意,她在心里惊讶于对方的厚脸皮之余,也不得不佩服对方的能屈能伸及识时务。
只是叫二夫人说,谢家实在不是良配,就是谢大人和谢公子有出息又如何?摊上谢夫人这样的婆母,哪家的母亲愿意女儿嫁进去?
还不得被搓磨到死么?
前头觉得东府配不上谢家,随便找个由头就悔婚;如今见东府有利用价值了,转头又想捡起先前丢掉的亲事,哪有这样的好事呢?
谢夫人当这全天下的人都要让着谢家么?
二夫人偏不!
她楞是给了谢夫人一个没脸。
她也不怕谢夫人找茬,如今谢家可不敢随便动东府,东府的背后有宁阳侯府和太子妃撑着呢。
正如二夫人所想,谢夫人在东府积了一肚子的气,却也不敢对东府的人发,还得忍回了谢府。
一回到自己的院子,谢夫人立刻发了一顿脾气。
要不是苏绾被指为太子妃,苏纹那小蹄子哪里配得上她的么儿?!
谢夫人越想越气,东府的二夫人和三夫人竟敢给她脸色瞧,尤其是三夫人,听闻她上门了竟然还避出门去,简直是欺人太甚!
谢夫人也不想想,她自个儿没递帖子直接就杀上门去,按照二夫人的意思,让她吃闭门羹都行,要不是老夫人放她进去,指不定谢夫人今日还得更丢脸呢。……
…………
赐婚的圣旨下了之后,陛下和皇后娘娘便赏下了许多赏赐。
除此之外,皇后娘娘还派了女官和宫婢来服侍苏绾。
如今的苏绾虽然还未和太子大婚,可是已经算是皇室的人了,所以吃穿用度都提升了不少。
皇后娘娘甚至派了调理身体的老嬷嬷给苏绾,替她好好的调理及保养。
苏绾的初云院也大变样,里面多了许多太子妃才能使用的物品。
她身边的四个贴身大丫鬟也被宫里的教养嬷嬷带走重新调1教。
如今在她身边侍候的,是皇后娘娘特意为她挑选的宫婢。
只是苏绾不知道,那几个宫婢名面上皇后娘娘派来的,实际是顾容琛送到苏绾身边的。
为的就是保护她。
几个宫婢都会武功,其中更有两个分别擅医和擅毒。
擅医和擅毒的两个宫婢名为绿柳和红玫,她们负责苏绾的饮食起居。
在苏绾不知道的时候,顾容琛就替她竖了一道防线,把一切危险都挡在了外头。……
苏绾被指为太子妃之后,邀请她赏花、作诗、踏青的帖子顿时多了起来。
苏绾懒怠出门应酬,再加上要替兰阳郡主管家,所以顺理成章地将那些请帖都给拒了。
京城里的贵女见苏绾约不出来,不免语气发酸的抱怨了几句。
认为苏绾飞上枝头了,就瞧不起以往的小姐妹了,才会窝在府里足不出户。
对于这样的指责,苏绾只是笑笑便过了。
小姐妹?她可不知道那些以往在她背后指指点点的贵女们,什么时候成了她的小姐妹了?
还玩得好呢,那些小姐妹八成连她喜欢什么都不知道。
不过她能理解那些姑娘的心情,便由得她们去说,嘴长在她们身上,苏绾哪里管得了这么多。
再说了,那些小姑娘也不敢议论得太过,念叨几句就算了,毕竟苏绾如今的身分不一样了。
倘若说得太过分了,一个大不敬的帽子扣下来,谁都讨不了好。
所以京城里原本那些关于苏绾不好的流言,顿时都销声匿迹了。……
这一日,苏绾照常在处理完侯府的庶务之后,听着女官的教导。
不过女官讲到一半,绿柳便急匆匆的进来打断了女官的授课。
平日绿柳很稳重,倘若不是有急事,对方不会有这样的表现,因此苏绾将绿柳招了过来,轻声问道:“出什么事了?”
“回太子妃的话,太子殿下来了。”绿柳轻声说道。
因着圣旨已经下了,虽然苏绾和顾容琛还未大婚,可是苏绾院子里侍候的女官和宫婢们,已经改口喊苏绾太子妃了。
“殿下来了?”苏绾闻言挑了挑眉,很是惊喜。
女官在一旁听见了,便也笑着说道:“既是殿下来了,那么太子妃的课程便改到明日罢。”
苏绾听罢抿唇笑了笑,便起身回房更衣。
荣华院里,顾容琛正坐在兰阳郡主跟前,和她闲聊着。
兰阳郡主当然知道顾容琛上门来,是为了苏绾,难得顾容琛还能耐得下性子,坐在这里关心她。
顾容琛当然看见兰阳郡主脸上戏谑的笑容,他当作没看见,态度自然的询问着兰阳郡主的生活作息,好回宫向母后禀报。
他今日上门来,除去看望苏绾之外,也是为了看望兰阳郡主这个姑姑的。
皇后娘娘听闻姑姑有孕之后,简直是高兴得不行,恨不能亲自出宫来探望。
只是皇后娘娘不好出宫,所以才派了太子殿下前来。
能够见到苏绾,顾容琛自然很乐意替皇后娘娘走这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