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心底话
“你们几个坐下吧,我给你们说些心底话。”
几个孩子各自坐下。
孙小猴却是不坐,走到窗边去蹲着。
又倒上一杯热茶。
透过那往上冒的热气,她的目光一一扫过几个孩子的脸庞。
不紧不慢的,继续说下去。
“去年的事情……收留如今学堂里大多数的孩子,其实并不是我的主意,也不是我要那么做。”
“子婷和碧云可能不知道,你们三个应该是知道的,最开始的几个,到后面的二十多人,全部由陈师傅负责照顾。”
“我只不过提了个建议,让孩子们卖洗涤皂,赚到钱了,能够换一顿饭吃。”
“我问你们一个问题,有没有想过,当时,我为什么不直接让你们去我铺子吃饭?或者,把饭菜送到陈师傅那儿,直接送给你们吃了?”
几人摇摇头。
只有窗边的孙小猴,他说了一句:“那得花多少钱呐?!”
“吃一顿,两顿,也吃不穷我,铺子也不会垮,但是一直给着,哪天我不白给了,会不会有人怨恨我?”
“不说我,就说陈师傅,他腰缠万贯,凭借他的家底,他能够养活那么多孩子,甚至于更多的孩子。我就问你们,哪怕是金山银山,有没有可能吃光的一天?”
“学堂包吃包住,最开始说出去,也没人信,对不对?外面那些人,瞧了那么多日,是不是开始有人眼红了?已有几个妇人带个孩子拦住我,跪着求我,让我收留她的孩子。”
“这也是学堂之所以要设置名额的原因。”
“同时,也是我最近为什么不来学堂的一部分原因。”
王子婷问道:“那你为什么要办学堂?”
“对啊?为什么要办学堂,花那么多钱,养那么多孩子,你们又不是我的亲生孩子,对吧?”
这个话说出口。
她立马觉得别扭——如今的她,不过就十六七岁,说到底,都是一群未成年人。
贾碧云说道:“你是真心想要我们学到些东西,不只是认识几个字而已。”
说句实在话。
最底层的草根娃儿,能够认识一些字,已经算是“文化人”了,只不过认字对他们来说,没有实际意义。
无法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因此。
学习知识只是基础,为了就是掌握一些能够与劳动相关的技能,如此,他们才能自食其力。
“贾碧云说得没错,我想要你们多学一些东西,目的是什么呢,说到底,目的是今后能够为我做一些事情,就像目前的科举一般,他们读书是为了今后走上仕途,而你们学习,就是为了今后能够助我一臂之力,同时,你们也拥有自食其力的能力。”
“但这只是一方面,因为我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你们不是我的奴隶,我也不是你们的主人,所以我无法根本性的掌控你们,强迫你们,而你们也应该有一定自我意识。”
“三年是一个槛。”
“你们需要自己做出选择。”
“学堂,对你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对我而言,最终是一件好事,我希望你们能够明白。”
孙小猴挪近了一些:“大姨姐,那娃儿?”
“我不会白白养着她。”
“可是……能不能有个什么方法?”
“我可以给你们一个建议。”
“什么建议?”孙小猴起身,赶紧坐在她身旁来:“大姨姐,你就给我们出个主意吧。”
“我不会养,但我不反对你们养。”
“这……这是什么意思?”
“你们不过十岁左右,想要照顾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并不容易,但你们可以请你们认为值得信任的人,替你们照顾,然后给那人一定的报酬。”
“洪大婶子可以吗?”
“你们自己安排,只要她认同即可,此外,这是开始,也是结束,你们再带孩子回来。”
“可是……”孙小猴一个劲儿挠头:“不是不准我出去?这,这要怎么……”
看了看孙小猴,她又看着其他人说道:“团结协作是好的,帮助他人也是很好的,但是要记得量力而行。眼下,你们要帮助那个孩子,我给你们的建议,就是成立一个基金会。”
“基金会?”
几人瞪大了眼。
孙小猴歪着脑袋,一边摸着头顶:“我好像……明白了。”
“你说说看。”
立即,几人的目光集中到他脸上。
他赶紧站起来,故意清了清嗓子:“咳咳……意思,意思就是……哎呀,我心里头明白,可是我说不清,大姨姐,什么是鸡金会?”
忽然,杨大勇笑了起来:“咱们是不是要找只雄赳赳的大公鸡,不得好好拜拜金鸡头?哈哈哈,咱们谁是鸡头,谁是鸡尾啊?”
几人跟着乐呵起来。
她起身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字:“不是大公鸡的鸡,基础,基本,地基,看见没有,我说的是这个字。”
五个孩子,只有两个人认识这字。
“你们这样理解吧,一个专门存放钱财的地方,小金库。基金会的成员们,定期,往里面放一部分钱,等到有需要的时候,经过大家的同意,就可以调动这里面的基金,用来帮助有需要的人。注意咯,需要有人负责记账,有专人保管。”
“以后遇见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就可以帮助他们了!”
几人孩子叽叽喳喳说了一阵。
孙小猴却仍然是一副愁眉苦脸状:“大姨姐,不,夫子,可现在我们没钱啊,你……你能不能借点?还有,我们什么时候能卖洗涤皂和香皂啊?最近天热,正是销售的好时节!”
“马上就会有钱了。”
印制堂的事情,进展比较顺利,本来就不难,只是最开始耗费的精力会比较多一些。
此外,即将开始印制,需要大量的模具——就是一个个反转过来的字。
一个个方块。
用纸蒙在上面,再用小刀去把纸上的字刻下来。
这种活儿自然可以交费学堂的孩子们。
作为暑假前的最后一堂劳动课。
于是乎,一部分孩子去了印制堂,一部分去了造纸坊。
孙小猴几人干得尽心尽力。
这边的工作一结束,他们立即接到新的任务——“你们不是要挣钱吗?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