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第 116 章
年初, 中原地区的贺州府闹了一场瘟疫,得病的人腹泻呕吐不止,若放着不管很快就会大量失水死去,听症状像是痢疾。
痢疾这种病大启是有从古留下来的治疗方子的, 只是医治成功率不高, 对半开吧, 主要百姓是饮食不洁,食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导致。
在现代医学的体系下,痢疾的致死率很小,并且有国家防疫体系背书,也不容易大面积流传开来。
但是在古代, 痢疾发病十分快速, 古代人们又没有细菌和微生物的知识,不能正确保护自己, 往往一个发病迅速就会传染一个村, 一个城,造成大量百姓死亡,令人闻之色变。
贺州府离叶峥他们岭南府和雁云州十分远,在交通不便的古代, 病人没有乘坐交通工具全国窜行的机会, 一般也不会流传到叶峥他们这里来。
就连贺州府发生瘟疫这件事,叶峥也是一个月后得到的消息。
虽然知晓影响不了这里,叶峥还是大为紧张, 决定在岭南府和雁云各地都开展防疫卫生知识科普。
工作主要有四个重点,其实这四个重点, 先前基地的工人下乡教授土豆粉知识的时候, 都有和百姓们说过。
但现在要更加强化这种知识, 必要时候各村各户强制监督执行,务必要把防疫卫生观念给输入老百姓脑子里,世世代代永流传。
第一条,不喝生水。
编写一些图画版的卫生科普小知识,告诉百姓,沟渠河流里的水看着干净,实际上有一种很小很小,小道肉眼看不到的一种叫“细菌”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大量进入人体内就会让人腹痛,拉肚子,严重时引起痢疾或者血吸虫等疾病。
因岭南和雁云百姓有吃生的鱼虾螃蟹的习惯,还得再加一条,不许吃生的淡水鱼,淡水鱼中存在大量可以感染人体的寄生虫,而海鱼正好相反,只有少量寄生虫会感染人体。
所以如无意外,淡水鱼绝不生吃,海鱼实在忍不住要吃,也须得放入大蒜、辣根或者葱姜高度酒,腌制到位之后才能吃,当然最好是不要生吃。
生食虽也有美味,但熟食的选择更多。
为了鼓励民众不吃生食,叶峥还特意编了一本美味的烹饪方式,里头写了蒸炸煮煎炒烤等各种烹饪方式,每种烹饪方法下附例一道菜的做法,为了使这本美食书可以被普通民众接受,里头的菜品没有用山珍海味龙肝凤髓,反而是选取了市面上最常见的食物。
食物常见,但做法不常见,调料的选用也很讲究,但都是略微花点心思就能办到的。
比如生腌螃蟹,吃来吃去就是生腌的味儿。
但照着书上做法就不同了,可以清蒸了吃个鲜,也可以裹了面粉炸制吃,还可以佐以调料煮麻辣的吃,还可以炒咸蛋黄吃,螃蟹炒饵丝等等,有那么多美味的做法,为何要执着于生腌呢?
鱼也是一样,可以炒鱼块、炸鱼块、烤鱼、水煮鱼、家常鱼、醋溜鱼、糖醋鱼、毛血旺里烫鱼片,凉拌鱼皮冻等等等等,也是各种各样吃法,不要执着生腌了,来尝试下别的吧!
这本美食书一经推出就疯狂受人追捧,上至雁云郡王,下至平民百姓,都乐意跟着美食书上的步骤鼓捣着来,也不用毫厘不差,那少许,若干之类的自由发挥一下,只要不是实在太笨的,做出来都比从前的方法又新鲜又好吃。
雁云郡王还给书取了个名字:云府食单。
民众也不傻,有了更多选择,那自然吃生腌的就少了。
第二条,勤洗手,勤洗澡。
勤洗手这条,在雁云州城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因城内每日会有巡查人员在街上走动,如果看见仪容仪表不整洁,蓬头垢面的,就会逐出城去,城外百姓进城里做买卖,守城士兵也会检查个人卫生,那些头发里藏着虱子跳蚤的,指甲里都是污垢的,一律不许进城,要进城必须弄干净再来。
所以雁云城内百姓的个人卫生还是有保障的。
至于下头的各郡县村镇,则由县令或者郡丞推行下去,乡有乡长,里有里正,村有村长,另有族老乡绅,由这些名望高的实际控制人,对自己区域内的百姓做宣传科普和落实到位工作。
像雁云和岭南大部分地方一年四季都温暖潮湿,有几处甚至称得上炎热,如此闷热天气,用棕榈皂至少三天从头到脚好好洗一次不算多吧?
女子哥儿可以挑水在家洗,男子更方便了,干活之余跳下小溪河沟,没几分钟就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了,大启传统尊老爱幼,村里若有年老力衰的孤寡老人,青壮小伙子轮流每七天给村里老人烧一回水,让他们集中起来洗个热水澡不算问题吧?
至于勤洗手,这就不用说了,那棕榈皂卖个人人买得起的价格,就是为了培养村民勤洗手的习惯的,若这还卖不起,年六十以上的百姓,每月可以去任何出售棕榈皂的店铺领两块免费棕榈皂,这也是雁云商行一致通过的,岭南府最近也在推行这个政策。
一来是为了给老年人送点温暖,二来,老年人有一月两块棕榈皂的好处在,家中子女也会善待些,对老人好些。
第三条,勤消杀。
生熟石灰遇水都会生成强碱,有消毒杀菌作用,但生石灰用不好会烧伤人,熟石灰使用起来更安全,那就用熟石灰。
雁云海滩边的石灰厂每天都出产大量熟石灰,岭南府也有好几座石灰石的山头开采中,石灰是不用愁的。
除开以村为单位,村长每月可以领一定量的石灰,带领村民在村内积水谭,河沟,墙根田埂死角处进行消杀工作,每个郡县以郡县为单位,还会组成消杀小队,对路边野河沟,野泥塘,野潭子等潮湿处洒上大量石灰粉进行消毒杀菌,避免蚊蝇无限度滋生,这年代疟疾还没有传进大启这块干净土地,但也要留心注意。
石灰粉还有一定防蛇虫鼠蚁的功效,经常用石灰粉扬洒,可以减少蛇虫伤人的概率,雁云州和岭南府境内有大量毒蛇,村民被咬伤事件频繁发生,除了用传统打草惊蛇、打绑腿提高警惕性等方式,在野草重生的地方洒上大量石灰粉也有一定驱逐作用,不过相对应的,雁云岭南二地也出产上好的蛇药,分布着许许多多手艺家传的捕蛇人,这倒是又另说了。
蛇还有一定作用,老鼠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了,于是在叶峥的号召下,全雁云和岭南又搞起了轰轰烈烈的灭鼠运动,每消灭二十只灰老鼠,可以提着老鼠尸体或者尾巴到附近云字工房换东西,二十只灰老鼠可以换一斤土豆粉或者两块棕榈皂或者二两蔗糖或者别的什么云子工坊出产的东西。
这年代,老鼠基本与人共生,想在山上找只老虎不容易,在村里找几只老鼠那还不简单,何况这也不累,就和玩儿似的,一开始的全村总动员,把家里屋顶上墙根下几百年的老鼠窝都刨干净了,老少爷们齐上阵拿着老鼠尸体去云字工房点过数换东西,得了东西个个喜笑颜开,还帮着点数的把老鼠丢到焚化炉里烧了。
再用云子工坊里提供的棕榈皂洗干净手脸再提着东西回村。
连村里那些不事生产的懒汉闲汉都乐意从事这项活动,让他们种田苦哈哈他们宁愿躺着,可这捉老鼠,刨老鼠窝斗智斗勇多好玩啊,抓到的老鼠还能换东西,这都不积极,岂不成了傻子了。
没一个月,村里家家户户共生的老鼠算是被抓得差不多了,没那么轻松就能抓到十几二十只了,于是正儿八经的劳动力都散了,把这当成小调剂和换小零食的方法,让给村里的孩子去抓,抓到了换了东西拿回来,大人再从中抽出点什么奖励他们,或是一把糖块或是一碗吃食,或者个什么弹弓木剑等小玩具,大人们得了云字工房的东西,小孩们也得了实惠,大人小孩都高兴,美滋滋。
不过一月功夫,灭鼠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那粮食仓库的米袋子不再动不动就破个口子,粮食被祸害一地,箱笼里收的好好的衣服也很少遭鼠咬或者被老鼠在里头作窝了,避免鼠屎鼠尿腌臜了一箱子东西,有时候连女娘嫁妆里的好衣料,藏着舍不得穿,等啥时候珍惜地拿出来一瞧,上头都是老鼠啃得小洞洞,只好委屈地垂泪,现在就不大会了。
再有就是厨房上的腊肉,柜子里留着第二天的吃食,稍不留神就得被老鼠啃上几口,心疼极了,丢是不会丢的,只能把老鼠啃过的地方挖掉再吃,这可不就容易得病吗?老鼠少了,这种现象也少了。
最明显就是夜里,人在床上躺着的时候,从前那耳边吱吱喳喳都老鼠叫,或者头上瓦片房梁被老鼠跑动弄得咣咣或者啪啪响,都是特别自然的情况,老鼠太多了,你拿它有啥办法呢?总不能有老鼠就不睡觉了,你家的老鼠灭了,隔壁家的马上爬过来,根本没用,干脆不费这个功夫。
现在是家家户户都灭鼠,那效果就出来了,半夜不会被老鼠吵醒,早上起床也不会在鞋里踩一脚老鼠屎尿,那人的生活质量明显就高起来了,精神饱满投入一天的工作中去。
叶峥知道,老鼠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也是灭不完抓不尽的,但只要努力去抓,让老鼠不再影响人类生活,减少老鼠把疫病传染给人类的可能,这还是做得到的。
在没有老鼠的困扰中生活一段时间,村民都习惯了这样舒坦的日子,等哪天新的老鼠再生出来,或者再把窝安到村民家里头,不用村长再次动员,那老鼠作窝的一家人自己先不干了,拿着木棍铁锨,一家子夜里点着油灯不眠不休刨地三尺,也要把老鼠一家子刨出来,一只只打死先丢到院子里第二天再说,那样心才落了,心里没事,吹灭油灯倒在床上,很快就响起了鼾声。
第四条,科普口罩手套的用法。
这点主要是用于疾病流行开来的时候,病人需要照顾,但健康人的生命也要得到保障,这时候戴上口罩手套再去接触病人就能起到保护自身的作用。
再有就是一些特殊职业工作者,比如仵作,杀猪宰羊屠牛的,打捞溺亡的,搬运尸体的,处理病死鸡鸭牛羊的,这样的人整日里和尸体接触,容易感染一些腐败细菌,做一点隔离防护是必要的。
普通百姓虽不用时时戴口罩戴手套,但手套口罩也不是就没有作用了,比如扬谷子的时候,那谷毛灰尘满天飞,若是忍不了,带个口罩也舒服点嘛。
还有石灰厂水泥厂的工人,日日接触粉末,戴上口罩也可以防止尘肺等。
手套就更是了,若手上有伤口,活又不能不干,戴上手套保护一下伤口,也是很好的嘛!